作為該州經濟的重要支柱,密蘇里州的林產品行業每年貢獻超過100億美元。過去,美國密蘇里州的木材行業曾是中美貿易的受益者之一,但隨著特朗普政府時期加征關稅政策的持續發酵,這一傳統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沖擊。
出口訂單驟減、市場價格暴跌、企業生存艱難——這場由政策引發的“蝴蝶效應”,讓依賴國際市場的密蘇里州木材行業在即將到來的夏季卻又陷入“寒冬”。
根據密蘇里州林產品協會的數據,該州約60%的木材原計劃出口至中國,但自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后,這一貿易通道幾乎被“斬斷”。協會執行董事布萊恩·布魯克希爾(Brian Brookshire)直言:“國際出口受阻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他進一步解釋,原本用于出口的木材被迫轉回美國國內市場,但由于需求有限導致價格持續下跌,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隨著國際市場的持續萎縮,位于費耶特市的一家公司表示,其出貨量已停滯不前,庫存積壓量不斷增加。密蘇里太平洋木材公司(MOPAC)是受沖擊最嚴重的企業之一,該公司總裁巴基·佩斯卡利亞(Bucky Pescaglia)透露,與中國的貿易已“完全中斷”,甚至運輸途中的木材也陷入僵局。
“我們嘗試改道運輸、退回貨物或轉向其他市場,但效果微乎其微。”佩斯卡利亞表示,“當前困境遠超2018年經貿摩擦時期。”
行業內部人士指出,東南亞、歐洲等替代市場對木材規格和價格的要求與美國產能不匹配,加之國際物流成本攀升,企業轉型舉步維艱。布魯克希爾坦言:“許多中小型廠商已瀕臨破產邊緣。”
目前,出口受阻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美國國內木材市場蔓延。大量囤積的木材導致美國國內市場價格持續走低,而企業為維持現金流不得不降價拋售,形成惡性循環。密蘇里州林產品協會警告,若政策環境無改善,未來一年內該州或有超過30%的木材企業被迫關停。
在國內市場方面,根據木材商此前反饋,由于用料、材質和規格的差異,國內南北方的北美材市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具體而言,在以青島為代表的北方市場,北美材價格正經歷大幅下跌;而在南方市場,盡管價格處于上漲趨勢,但實際出貨量卻極少,甚至出現庫存積壓情況。
與此同時,海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在雙方關系尚未陷入僵局之前,中美木材貿易展現出復雜態勢:貿易額同比增長5%,達到3.3億美元;然而,進口量卻同比減少9%,降至62萬立方米,與此同時,平均單價卻大幅上漲16%。行業人士分析后續,高額關稅將迫使中國企業轉向其他低價供應國,而美國木材市場將面臨供需失衡加劇,行業前景堪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