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木在家具、地板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對橡膠木的制成過程充滿好奇。實際上,從橡膠樹到可用的橡膠木材料,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處理步驟。
首先,要從橡膠樹獲取原料。橡膠樹原產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現在在我國海南、云南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一般選用樹齡在 15 到 25 年左右的橡膠樹,當它們產膠能力下降時,就可作為制作橡膠木的原料。通常沿樹干基部 1.3 米處進行砍伐,然后將砍伐后的樹干搬運至指定地點,避免長時間暴曬導致內部浸液流失。
接著是對砍伐后的樹干進行初級處理。將樹干截成長度以 2m 為主的原木段,去除原木上的枝葉、表皮等雜質,使原木更加干凈,這一步不僅能提高木材的利用率,還能減少雜質對木材質量的影響。之后的浸液處理環節至關重要。把截斷清理后的原木放入天然橡膠浸液或合成浸液中浸泡 1 到 3 個月。在浸泡過程中,橡膠樹膠乳會充分分泌出來,這有助于改善木材的性能,比如使木材紋理更加清晰,增強木材的穩定性等。
機械開裂也是橡膠木制成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步驟。利用開裂機在浸液后的原木表面均勻搓擦,產生許多微細裂痕。這些裂痕可以讓木材內部的水分和膠乳在后續晾曬過程中更順暢地散發,加速木材的干燥與固化,也有利于后續加工時木材對涂料、膠粘劑等的應用。自然晾曬是橡膠木制成的重要環節。開裂后的橡膠木放置在自然環境下晾曬,在陽光和通風的作用下,木材內部的膠乳進一步散發,同時木材開始干燥。這個過程能讓橡膠木的性能更加穩定,減少在后續加工和使用中出現變形、開裂等問題的可能性。
最后,經過干燥處理的橡膠木還要進行精細加工。通過鋸切、刨削等工藝將其加工成各種規格的板材、方材,用于制作家具、地板等產品。為了提高橡膠木的美觀度和耐用性,還會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如涂裝油漆、進行防腐處理等。
從橡膠樹到優質的橡膠木材料,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橡膠木最終的質量和性能,這一系列復雜的制成過程賦予了橡膠木在各個領域應用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