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上旬,中西非出口至亞洲市場的木材價格出現普遍上漲,紅鐵木(LM 級和 B 級)離岸價環比增長 6%,烏檀漲幅更是高達 12%,非洲紫檀L 級和 B 級價格也分別回升 5% 和 7%,沙比利原木漲幅顯著,LM 級和 B 級價格均上漲 10%,BC/C 級上漲 3%。不過,西非鋸材市場卻呈現出分化態勢,奧古曼鋸材價格環比增長 10%,非洲紫檀鋸材上漲 4% ,而阿尤斯鋸材與雙蕊蘇木價格分別下跌 3.5% 和 12%。
?
非洲某國當地工人運輸原木現場圖
以我國為主的亞洲市場成為非洲原木的 “穩定買家”,持續的進口需求為市場注入活力,中東地區的需求也相對穩定。然而,歐洲市場卻陷入低迷,除紅鐵木在荷蘭、比利時保持穩定交易外,其余品種貿易量持續萎縮。供應方面,非洲出口商正被歐洲國家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文件審查效率低下的問題所困擾,貨物運輸頻頻延遲,部分港口庫存積壓嚴重。全球需求的低迷還迫使非洲鋸木廠紛紛縮減產能,不少工廠已改為單班制生產,甚至有部分企業不得不暫停營業。?
非洲木材出口短期內仍將承壓,歐洲的行政壁壘與全球宏觀經濟的疲軟。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持續上升,非洲木材市場已逐步進入調整期,價格波動與產能收縮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常態,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動態,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