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威脅若成真,50% 關稅落地,歐盟木材出口價格將大幅上漲,美國進口商可能轉向加拿大、俄羅斯等替代來源。例如,美國建筑業約 30% 的木材依賴加拿大進口,而加拿大軟木已面臨美國反傾銷稅(當前稅率 14.5%,擬翻倍至 34.5%)。歐盟木材企業可能因成本劣勢喪失美國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歐盟自身政策約束也在影響行業發展。2024 年 12 月 30 日生效的 《歐盟零毀林法案》 (簡稱EUDR)要求木材供應鏈完全追溯至未受砍伐的林地,企業需投入大量成本建立合規體系。這一法案與美國關稅形成疊加效應,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例如,中國家具出口商為滿足 《歐盟零毀林法案》 (簡稱EUDR) 要求,已被迫建立復雜的供應鏈追溯系統,歐盟本土企業同樣面臨類似挑戰。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會給歐盟木材行業帶來一系列直接影響。首先是出口市場流失,德國經濟研究所預測,50% 關稅可能導致歐盟對美出口短期內下降 20%,木材行業首當其沖。瑞典木材工業協會警告,若美國轉向加拿大或俄羅斯采購,瑞典對美木材出口可能減少 25%-30%,直接影響該國林業就業(瑞典林業提供約 5 萬個直接崗位)。其次,企業成本激增。關稅和《歐盟零毀林法案》 (簡稱EUDR) 合規成本將推高木材加工企業的運營成本。例如,芬蘭膠合板生產商需同時承擔關稅導致的出口價格上漲和 《歐盟零毀林法案》 (簡稱EUDR) 要求的認證費用,利潤率可能下降 10%-15%。部分企業可能被迫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或東南亞,加劇歐盟產業空心化。最后,就業市場也會受到沖擊。歐盟木材行業直接或間接提供約 200 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北歐國家占比超過 40%。若出口萎縮持續,預計將有 10 萬 - 15 萬個崗位面臨風險,尤其依賴出口的中小型企業可能倒閉。
面對美國壓力,歐盟采取多維度應對策略,但內部成員國分歧顯著。在反制措施升級方面,歐盟已對價值 210 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包括木材、大豆、汽車零部件)加征 25% 關稅,并計劃對價值近千億歐元的商品進一步反制。例如,歐盟對美國木制品的報復性關稅可能覆蓋路易斯安那州的膠合板和北卡羅來納州的家具。歐盟委員會于 5 月啟動公眾咨詢,擬對美國鋼鐵、汽車、農產品等實施更廣泛關稅,并向 WTO 提起訴訟,指控美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但在內部協調上,歐盟卻面臨挑戰。北歐國家(瑞典、芬蘭)因木材出口依賴,主張強硬反制;而德國、法國更關注汽車和制藥行業,傾向于通過談判妥協。瑞典貿易部長本杰明?杜薩明確表示,“不會接受美國單方面要求”,并呼吁歐盟統一立場。在供應鏈調整上,歐盟企業加速開拓新興市場,如中東、北非和亞洲。例如,芬蘭林業巨頭 Stora Enso 計劃在越南投資建設膠合板工廠,以規避美國關稅并接近亞洲市場。行業協會推動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以同時滿足 EUDR 和美國市場需求。FSC 認證可幫助企業證明木材來源合規,降低貿易壁壘風險。
美國的這一關稅威脅,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反應。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關稅政策表示擔憂,總干事伊維拉警告稱,高關稅可能導致全球貿易 “脫鉤”。但 WTO 爭端解決機制因美國阻撓仍處于癱瘓狀態,歐盟需依賴單邊反制措施。在替代市場方面,競爭也在加劇。美國可能增加從加拿大、俄羅斯進口木材。例如,加拿大軟木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已從 2024 年的 23% 升至 2025 年的 28%,而俄羅斯正通過價格優勢搶占歐盟市場。從長期經濟影響看,德國經濟研究所預測,若 50% 關稅持續至 2028 年,歐盟經濟損失可能達 2500 億歐元,而美國自身經濟增長將被拖累 0.2 個百分點。此外,關稅戰可能加劇全球貿易碎片化,削弱多邊貿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