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森林狀況引發全球關注。據相關研究,受氣候變化導致的天氣風險影響,歐洲森林未來堪憂,歐盟范圍內幼樹資源面臨嚴峻挑戰。
一項涵蓋歐盟 11 個成員國的新研究,聚焦森林“關鍵幼苗期”,開發出首個能在歐洲范圍預測森林再生的模型。該研究整合各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分析氣候與天氣對森林再生的影響,并構建可預測樹種生長區域及繁榮森林類型的模型,為長期森林管理提供有力工具。研究人員指出,穩定多雨的氣候利于森林更新,但歐洲極端天氣增多,落葉樹在稍高溫環境中存活幾率相對較大,而目前歐洲森林中針葉林占比較大,混交林優勢明顯卻數量不足。
此前,木材中心也曾披露英國橡樹或成歐洲重新造林項目的基石樹種,因其是少數能應對氣候變化的樹種之一。另有研究顯示,未來 100 年歐洲現有三分之一至一半樹種可能無法適應氣候變化,且歐洲本土樹種數量相對少于其他地區,建立混交林面臨樹種短缺困境。
歐洲森林的這些變化,不僅關乎當地生態與林業發展,也對全球木材供應、生態平衡等系統產生深遠影響,后續發展態勢值得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