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長島冷泉港的科研地標再迎新進展 —— 一座聚焦神經人工智能、神經科學與癌癥生物學研究的木框架實驗室近日完成封頂。這座耗時數年籌備的建筑,不僅是冷泉港實驗室(CSHL)5 億美元校園開發計劃的首期工程,更以膠合木柱、交叉層壓木板的全木構造,將可持續建材理念與尖端科研需求緊密結合,為長島研究走廊注入新活力。
作為有著 135 年歷史的頂尖研究機構,冷泉港實驗室此次選擇木框架結構,彰顯了對環保與效率的雙重追求。承建方斯堪斯卡(Skanska)作為全球領先的承包商,始終推動大規模木材在建筑中的應用,此次實驗室所用木材全部來自美國東南部可持續管理的森林,施工中產生的鋸末、廢料等加工余料也實現了現場完全回收再利用,從建材源頭踐行綠色建筑理念。項目籌備始于 2020 年 8 月疫情期間,團隊先耗時兩年重建 1850 年的古老海堤(一塊石頭一塊石頭精心復原),2023 年初正式啟動新建筑施工,上周的 “封頂” 儀式標志著項目進入關鍵收尾階段。
多方支持為項目注入強勁動力。紐約州帝國州發展公司(ESD)為項目匹配 5500 萬美元投資,其總裁霍普?奈特強調,新實驗室將加速神經科學、癌癥生物學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突破,“這些研究將定義下一代科學進步,讓科研發現轉化為救命療法和創造就業的初創企業,強化長島研究走廊的核心地位”。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布魯斯?斯蒂爾曼則將其視為 “為未來奠基” 的關鍵載體,目前校園開發計劃已籌集 4.25 億美元,后續還將推進 8.1 萬平方英尺的研究住房、會議中心及訪問科學家聯合設施建設,持續鞏固其全球生物學研究與教育中心的地位。
斯堪斯卡與冷泉港實驗室的合作早已埋下深厚根基。此前雙方不僅完成了 Demerec 化學實驗室建設、校園設施翻新(包括電氣、暖通系統升級與磚石修復),更聯手翻新了布魯克林市立理工學院的 DNA 學習中心 —— 這個面向 K-12 及成人的科學教育平臺,通過互動遺傳學展覽和 STEM 項目覆蓋資源匱乏學區,成為連接科研與公眾的重要橋梁。斯堪斯卡執行副總裁肖恩?薩茨科夫斯基坦言:“能以七英畝的變革性擴展支持尖端研究,同時守護研究所的歷史傳統,我們深感榮幸。”
從可持續木材的精準選用到科研與教育的深度聯動,這座木框架實驗室的封頂不僅是一個建筑節點,更象征著科研設施建設的新范式 —— 用環保建材承載科學使命,讓綠色理念融入科研全鏈條。隨著項目推進,它將成為跨學科研究的新起點,也為科研校園的可持續發展寫下生動注腳。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