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初創公司正借助人工智能,將原本注定要被粉碎或當作廢料處理的木材,轉化為交叉層壓木材及其他高價值木材產品。總部位于華盛頓特區的Cambium由本·克里斯滕森、瑪麗莎·雷普卡和西奧·胡克聯合創立,目前已籌集到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正忙于為森林產品打造一條完全可回收的供應鏈。
“我們正在構建一個更完善的價值鏈,在這里,你可以利用本地材料、回收材料,而所有這些都通過我們的技術聯系在一起,”克里斯滕森先生去年在接受TechCrunch播客獨家采訪時表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通過我們的技術追蹤,將低碳木材、本地回收木材提供給大型采購商,用于建造房屋、制作家具以及其他任何需要木材的地方。而且我們是以一種極具效率且成本具有競爭力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克里斯滕森稱:“近年來,對更具可持續性的木材的需求一直在增長,但在Cambium出現之前,并沒有一個完善的系統來尋找可回收木材。”據他介紹,只有5%到10%的木材廢料得到了再利用,絕大多數木材最終都被送進了垃圾填埋場——幾乎在所有情況下,主要原因都在于協調問題:“如果你是一家樹木養護公司,你的動力只是趕往下一個服務預約點,”他說,所以“如果特意繞路把原木送到可以再利用它們的地方,是行不通的。”
其主要賣點在于,它為轉型過程中的供需雙方企業都提供了幫助。
此外,它還承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及更穩定的長期合同。具體做法是:開發產品,與供應商和工廠合作生產,然后銷售給零售商。除了銷售家具級 lumber外,它還生產交叉層壓木材,為此與美國多家大型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包括Mercer Mass Timber、SmartLam、Sterling Structural和Vaagen Timbers。
利用回收木材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機會,它還對氣候有益。“每次將木材運輸10英里而不是1000英里,都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碳效益。而且每次讓森林里的樹木存活下來,也會帶來實實在在的碳效益,”克里斯滕森說。雖然少數大型木材公司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除此之外,市場的碎片化程度很高。克里斯滕森表示:“通常需要8到10家企業參與,才能將材料送到最終客戶手中。”
每一個環節都涉及交易,而這正是Cambium的軟件發揮作用的地方。
這家初創公司與350個實體展開合作,包括樹木養護公司、貨運公司和鋸木廠。據克里斯滕森介紹,這些實體中的大多數都沒有實現業務數字化,而且他們對數字化也不太感興趣。Cambium向客戶推銷的是商業機會,而非軟件本身。
“如果你打電話給我叔叔,想向他推銷木材軟件,那祝你好運, conversation肯定很簡短,”克里斯滕森說,“但如果你打電話給他說:‘嘿,我想從你那里購買4萬板英尺的四分之一白橡木,而且每60天就會買一次。’他肯定會說:‘太棒了,我這就拿紙和筆來,我們好好聊聊。’”
通過了解價值鏈各個環節的交易情況,Cambium還收集了大量關于木材行業運作方式的數據。借助這些數據,它利用人工智能幫助那些仍在使用紙筆記錄的企業實現賬簿數字化。
為了構建模型并擴展平臺,Cambium已經從以VoLo Earth Ventures為首的投資者那里籌集了超過1850萬美元。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81 Collection、Alumni Ventures、Dangerous Ventures、Groundswell、MaC Venture Capital、NEA、Rise of the Rest、Soma Capital、Tunitas Ventures、Ulu Ventures、Understorey和Woven Earth。
目前,Cambium通過為企業提供接觸客戶的機會來吸引它們加入平臺,但克里斯滕森表示,他希望下一版本能在不太多改變企業運營方式的前提下,改變它們的記賬方式。
他說,目標是利用正在開發的人工智能,從電話通話中提取信息,并將其填入數據庫的相應字段:“關鍵是要了解這個行業的人們希望以何種方式接收信息。如果你是一名卡車司機,你不會盯著筆記本電腦看。你希望收到一條短信,或者一個語音電話,”克里斯滕森說,“這些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它們讓一切變得非常簡單。”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