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中國木材進口累計達540萬立方米,對比2023年7月進口同比增長2%,較今年6月進口環比增長10%;貿易額累計1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7%。平均進口單價(CIF價格)持續兩月上升,達到10%。
進口原木與鋸材雙增長,價格持續走高
從細分市場來看,原木進口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滑后,于7月實現了止跌回升,進口量達到303萬立方米,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2%和13%。由于進口平均單價的顯著提升,漲幅高達11%,進而推動了進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3%,達到5.48億美元。
在鋸材方面,同樣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7月到岸鋸材累計達237萬立方米,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3%和7%。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鋸材進口平均單價已連續四個月上漲,7月漲幅達到9%。
俄羅斯、新西蘭進口下跌,巴新大幅增長
從貿易伙伴角度來看,中國與俄羅斯的木材貿易依然占據首位,盡管出口數量下降8%,但貿易額仍保持在高位,達到2.56億美元,占7月進口總額的22%。新西蘭緊隨其后,出口數量減少5%,但貿易額仍實現了3%的增長,達到1.7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木材對中國出口實現了大幅增長,貿易額激增38%至1.47億美元,出口數量大幅增長了42%,達到30萬立方米,顯示出中美木材貿易的強勁活力。
與此同時,德國與中國的木材貿易則繼續放緩,貿易金額和出口數量均出現下滑。而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新)對中國木材出口數量大增79%,貿易額也同步維持70%的高增長,成為本月木材進口的一大亮點。
材種進口結構變化,部分材種表現突出
在材種方面,進口結構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針葉材進口下降5%至346萬立方;由于進口平均單價增長6%,7月針葉材貿易額整體增長1%。與此同時,家具材種如奧古曼原木和菠蘿格鋸材的進口量均出現大幅下降,分別下降了49%和62%。
盡管樺木鋸材以及大樺木原木(最小截面尺寸在15厘米及以上)分別下降30%和27%,但小直徑樺木原木(最小截面尺寸在15厘米及以下)進口卻呈現出增長趨勢,漲幅達到33%。
橡木和山毛櫸的進口表現搶眼。橡木原木和鋸材進口均呈現正增長,鋸材增長4%,原木更是大幅增長37%。山毛櫸鋸材增長55%,原木也實現了47%的增長,顯示出這兩種材種在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