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熱帶木材市場風云變幻,加納作為非洲重要木材出口國,正面臨嚴峻挑戰。據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歐洲原木進口量銳減20%,而加納更是成為“重災區”,進口量同比下滑超34%,全球原木需求持續低迷,巴西、中國等傳統進出口大國亦受波及。
在此背景下,加納林業委員會副首席執行官艾克姆·科托(Eilkem Koto)公開呼吁,加納亟需借鑒越南經驗,轉變粗放型原木出口模式,通過深加工提升木材附加值。科托指出,當前加納木材多以原木形式低價出口,而越南甚至從加納進口原木后加工成高價值產品,收益倍增。他特別提到,低價板材和中密度纖維板(MDF)是加納可重點探索的增值方向。
這一言論引發行業廣泛關注。事實上,加納并非毫無潛力。2024年第四季度,其木材出口額達9260萬歐元,雖未達1.45億歐元目標,但出口量近20萬立方米,其中空氣干燥木板、窯干木板、木條、膠合板及旋切單板位列出口前五,顯示出一定的產業基礎。然而,如何在傳統產品之外開辟高附加值賽道,成為加納木材業突圍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市場風向已變。歐洲縮減原木進口的同時,中國等主要市場需求亦趨緩,倒逼出口國加速轉型。業內人士分析,加納若想復刻越南“低買高賣”的增值路徑,需在技術升級、產業鏈延伸及品牌建設上發力,否則恐難擺脫“廉價原料供應方”標簽。
這場圍繞木材附加值的較量,不僅是加納與越南的對比,更折射出全球資源型產業升級的共性難題。加納能否借勢破局,或將為非洲木材出口國提供全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