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硬木膠合板市場掀起波瀾。由哥倫比亞林業產品公司等多家企業組成的“硬木膠合板公平貿易聯盟”向美國商務部及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的膠合板分別征收最高達474%的反傾銷稅,指控三國通過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低價傾銷”,沖擊美國本土產業。
根據申請文件,中國、越南、印尼的膠合板生產商被認為長期享受政府補貼,包括直接撥款、低價原材料供應、稅收減免及優惠貸款等,導致其出口至美國的膠合板價格大幅低于本土產品。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個月,美國硬木膠合板進口量同比激增18%至74.6萬立方米,其中越南占30%(22.3萬立方米),印尼占29%(21.7萬立方米),中國僅占2%(1.7萬立方米)。美方認為,這些進口產品嚴重擠壓了美國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導致其產量、利潤及就業下滑。
盡管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膠合板占比僅2%,但美方特別指出,中國通過越南進行“迂回出口”,利用其作為“友好港口”規避反傾銷措施。此前,美國商務部已裁定部分貿易商通過越南轉口中國膠合板,涉嫌違反聯邦反傾銷法規。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起迅速崛起為全球膠合板生產巨頭,2020年產量占全球超70%,并逐步將產業鏈延伸至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進一步加劇了美方對“不公平競爭”的擔憂。
此次申請若通過,或將重塑全球膠合板貿易格局。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膠合板生產國,近年來依托龐大的桉樹種植園和低成本制造優勢,主導了全球供應。而美國作為重要進口國,此舉不僅針對亞洲三國,更折射出對全球木材產業鏈主導權的爭奪。行業專家分析,加征關稅可能加速美國本土產業復蘇,但也可能推高其國內建材成本,并倒逼中國相關企業加速技術升級與市場多元化。
目前,該申請尚需通過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與裁決。反對者認為,關稅措施可能引發貿易戰,反而損害美國建筑、家具等下游行業利益。而支持者則強調,此舉旨在“捍衛公平競爭”,保護本土制造業。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圍繞木材貿易的博弈,已為全球市場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