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住房建設迎來歷史性政策突破。隨著州政策制定者通過與預算相關的住房法案,中高層木結構塔樓建設障礙大幅消除,開發商不再面臨《加州環境質量法》(CEQA)下的訴訟威脅,這一變革為木材在多家庭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鋪平道路。
政策松綁:CEQA 改革打通住房建設堵點
實施 54 年的 CEQA 法案曾要求所有新住房項目進行詳盡環境影響評估,從交通、空氣到歷史遺跡保護均需覆蓋,任何主體均可因評估瑕疵提起訴訟。這一機制導致加州住房建設周期平均延長 2-3 年,成本增加 15%-20%,被業界視為住房短缺的 “制度性瓶頸”。
奧克蘭民主黨眾議員布菲?威克斯指出,新規實施后,“對住房說不” 的地方保護主義將失去法律支撐。法案核心在于豁免多家庭住房項目的部分環境評估要求,使開發商無需再就噪音、地下水等常規影響進行冗長論證。加文?紐瑟姆州長已明確將簽署該法案,標志著加州在解決 “房價高企 - 供應不足” 矛盾上邁出關鍵一步。
木材系統:中高層住宅的效率革命
政策紅利疊加技術創新,木材系統正成為加州住房建設的新寵。Mercer Mass Timber 建筑副總裁 Nick Milestone 指出,混合結構(鋼結構框架 + 層壓木板樓面)可使建設周期縮短 20-25%,成本降低 10-12%。以舊金山某 12 層公寓項目為例,采用膠合木(GLT)與交叉層壓木材(CLT)組合體系后,基礎施工量減少 30%,因結構自重減輕,樁基數量從傳統混凝土方案的 86 根減至 52 根。
當地開發商 oWow 的實踐更印證了木材系統的優勢:其在奧克蘭的 8 層公寓項目中,使用預制木構件實現 “像搭樂高般建房”,單戶模塊組裝時間從傳統工藝的 72 小時壓縮至 28 小時。這種 “工廠預制 + 現場拼裝” 模式,不僅規避了加州建筑工人短缺的難題,還使項目碳排放較鋼混結構降低 40%,契合該州碳中和目標。
市場博弈:政策效果與潛在挑戰
盡管政策松綁為木材建筑創造利好,但資本市場的審慎態度仍是變量。當前加州多戶住宅開發融資中,僅 12% 流向木結構項目,部分銀行因對木材防火性能(需達到 1 小時耐火極限)、長期維護成本存在疑慮,要求更高風險溢價。
行業應對策略已逐步清晰:一方面,通過技術改良提升木材安全性 —— 如采用石膏板包裹 CLT 墻體,使耐火時間達 2 小時;另一方面,政策配套跟進 —— 州住房與社區發展部正制定《木結構中高層住宅技術指南》,明確抗震設計、節點連接等技術標準。若按當前趨勢,預計 2025 年加州木結構多戶住宅占比將從 2023 年的 5% 提升至 15%,每年可新增約 3 萬套住房供應。
在房價中位數突破 80 萬美元的加州,這場 “木材 + 政策” 的雙重變革,或許正是破解 “住房難” 的鑰匙。當木結構建筑以 “更快、更便宜、更環保” 的姿態進入主流,其影響或將超越建筑領域,重塑整個西海岸的城市發展肌理。
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