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公眾正迎來對森林砍伐規則重大調整發表意見的最后窗口期 —— 截至 7 月 27 日,人們可就《資源管理法》(RMA)改革及商業林業國家環境標準(NES-CF)的擬議變更反饋意見。這些變更不僅涉及限制地方委員會制定更嚴格采伐控制的能力,還要求所有森林采伐納入 “伐木風險評估” 并調整清理要求,而專家們的反應則聚焦于生態保護、監管實效與風險防控的平衡。
林肯大學環境管理高級講師史蒂夫?烏利奇博士的擔憂直指山地生態安全。他強調,穩定山地地區已成為國家緊急任務,近期氣旋與大氣河流引發的災害已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與生態退化,“牧區山地和采伐跡地的嚴重水土流失風險不容忽視”。烏利奇博士指出,2023 年政府剛加強雜草清除規則,如今卻因成本與合規問題考慮放寬,這難以降低焚燒殘渣和泥沙對下游社區與環境的威脅。他建議政府修改規則:將連伐區面積限制在流域面積 20% 以下,禁止在退化沖溝頭、過陡邊坡等極高風險區新種植,同時要求森林道路工程能承受百年一遇降雨,“盡管成本高昂,但當前的人力、經濟與生態代價更不可接受”。
新西蘭氣候研究 institute 高級研究員納撒尼爾?梅利博士則認為,擬議變更雖邁出積極一步,卻仍存不足。自 2018 年托拉加灣風暴后,極端降雨引發的采伐跡地清理問題始終未決,而此次提案中 “基于侵蝕易感性分類采取行動” 的思路值得肯定,但部分低風險類別下的侵蝕可能被低估,高風險評估又缺乏獨立無利益沖突的第三方參與,實效存疑。他批評部分建議流于形式:如要求利用歷史降雨數據評估采伐廢料管理需求,卻未考慮當前極端氣候新態勢;對可能 “引導滑坡至水道” 的斜坡特征,竟被認為不可測量、缺乏預測意義。“若操作人員將這些弱建議視為官僚主義,游說更寬松標準,將難以保障公眾與敏感環境安全”。
新西蘭林學院客座高級研究員馬克?布隆伯格聚焦規則對非法排放的約束力。他指出,擬議修改將 2023 年的采伐跡地管理規則視為 “成本高且不符目的”,轉而要求在采伐計劃中加入風險評估或移除大尺寸采伐廢料,但這未能觸及核心 —— 易侵蝕土地上非法排放(伐木廢料、泥沙)的根源。他建議從三方面改進:明確采伐活動監管狀態,避免區域計劃額外嚴苛要求;限制易侵蝕土地上皆伐區域的大小與位置;建立國家統一的滑坡易發區識別標準,培訓專業評估人員。布隆伯格坦言,政府與行業需投入資源培育專業評估隊伍,才能從源頭防控風險。
隨著公眾反饋截止日期臨近,這些專家意見正為規則修訂提供關鍵參考。從山地穩定到侵蝕防控,從監管實效到專業評估,新西蘭森林砍伐規則的每一處調整,都關乎生態安全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這場持續兩周的公眾咨詢,或將決定未來林業采伐在保護與開發之間的新邊界。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