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巴頓區國家環路23號是一棟六層辦公樓,其立柱和天花板采用了MASSLAM材料。
澳大利亞最大的硬木制造商——澳大利亞可持續硬木公司(ASH)的業務發展總監丹尼爾·賴特表示,在建筑施工階段,實木就能為建筑商和開發商帶來顯著的碳減排效益。他援引一份新的環境產品聲明(EPD)證實,該公司的MASSLAM產品(原材料來自塔斯馬尼亞州西 junction 鋸木廠)在A1-A3階段(從原材料獲取到產品生產)的碳效益為每立方米-748千克二氧化碳當量,這其中包含了樹木生長過程中儲存的生物碳——這一水平遠超鋼材和混凝土。
“這印證了建筑領域正逐漸轉向生物基可再生材料的趨勢,這類材料能帶來立竿見影且可量化的減排效果,”賴特說。他還提到,MASSLAM的生命周期性能已依據EN 15804和ISO 14025標準通過了獨立驗證。“而且,許多回收材料或‘循環型’材料依賴于理論上的未來再利用(這一目標尚未實現),而像MASSLAM這樣的實木解決方案,在施工階段就能帶來明確的碳減排效益。”
這是一個采用MASSLAM材料的多戶社會住房項目效果圖,該項目將采用現代建筑工藝建造,預計于明年動工。
而當下,這一趨勢的推進正迫在眉睫……
澳大利亞綠色建筑委員會(GBCA)發布的新報告《我們的家重“一噸”》顯示,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前期碳排放的影響是運營階段碳排放的7倍。盡管該報告聚焦于1a類住宅,但賴特表示,這也引發了人們對碳排放更密集的建筑類型的擔憂,包括2類(多戶住宅)和5類(商業建筑)資產。賴特認為,MASSLAM的碳優勢源于其高度整合的制造體系:“從原木到成品,ASH和西junction鋸木廠全程掌控。這讓我們能清晰掌握原材料采購、加工、能源使用和廢棄物處理的每一個環節。”
MASSLAM的先進工廠每年可生產足夠建造2000棟房屋的結構用木材。
在ASH的先進工廠內,MASSLAM的膠合層積材系統(包括立柱、橫梁和樓板)正為大型民用和商業建筑設計、制造,以備組裝使用。
賴特表示,可持續性已深深融入MASSLAM的生產流程:
- 木材零浪費——邊角料和鋸末被重新利用,其中鋸末用于為木材干燥窯提供燃料,滿足了廠區80%的能源需求;
- 廠區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廠區完全由太陽能供電;
- 垂直整合——伐木、加工和能源供應環節協同運作,以實現效率最大化;
- 生物碳捕獲——用于生產MASSLAM的硬木每立方米可儲存超過-1090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今年5月,“木材中心”報道稱,ASH正利用先進的激光掃描技術,將原本用于出口、托盤和木片的木材轉化為可長期儲存碳的建筑結構。賴特表示,得益于現代建筑工藝,ASH如今每年可供應足夠建造2000棟房屋的木材。他還認為,這一數據應改變可持續發展預算的分配方式:“有些顧問不再優先考慮只能略微減少未來排放的屋頂太陽能系統,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真正能產生影響的起點——建筑結構。”
“屋頂太陽能陣列可能只能適度減少未來的排放。但根據當前的生命周期數據,用木材替代混凝土和鋼材,可直接減少數百噸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實木建筑的建造速度快20%-30%,成本也更低,但人們對成本評估和意外情況的顧慮仍在阻礙其普及。”
(2025年7月28日15:37:38 布拉德菲爾德市中心首棟建筑西側立面低分辨率圖)
布拉德菲爾德市中心首棟建筑采用了MASSLAM系統。該建筑被設計為“組件套件”,其木材結構由預制模塊化組件組成,通過機械固定連接,未來可拆解、擴建甚至遷移。
賴特表示,關于循環性的討論也在發生轉變。“thinkstep-anz發布的《2025年循環性差距報告》顯示,盡管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澳大利亞的材料循環性仍在下降。”這就要求我們更注重即時減排,而非寄希望于未來的回收利用:MASSLAM無需依賴未來的循環實踐來產生效益。它們當下就能減少排放,同時在使用壽命結束時仍具備可再生、生物基和可回收的特性。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