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家居的轟然倒塌與創始人曾育周的悲劇,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家居行業正在經歷劇烈洗牌的生動注腳。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調整、消費需求升級、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交織,推動著家居行業進入 “大洗牌” 周期,一批企業倒下的同時,也有新的力量在崛起,行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革。
能否實現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在洗牌中存活的關鍵。頭部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需求、AI 設計系統提升效率、物聯網監控施工進度,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而多數中小企行仍停留在 “人工報價、紙質合同、現場監工” 的傳統模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現糾紛。靚家居雖嘗試線上營銷,但其內部管理系統與業務擴張不同步,導致 160 家門店的施工標準、材料供應難以統一,最終因管理失控加速崩塌。
當前家居行業的洗牌,呈現出加速淘汰與強者愈強并存的鮮明特征。數據顯示,2022-2024 年,全國注銷或吊銷的家居企業數量累計超過 12 萬家,其中家裝企業占比達 63%,中小微企業成為淘汰主力。像靚家居這樣曾經的區域龍頭轟然倒下,打破了 “規模即安全” 的行業迷信。即便是擁有百店規模、24 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若不能適應變化,同樣難逃被洗牌的命運。
家居行業與房地產的“強綁定”關系,使其成為樓市調整的直接承壓者。2022-2024 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連續三年下滑,新房交付量的銳減直接導致增量裝修需求萎縮。更關鍵的是,市場結構從 “新房主導” 轉向 “存量房主導”—— 二手房交易占比從 2020 年的 41% 升至 2024 年的 67%,而多數傳統家居企業未能及時調整業務重心。靚家居 80% 的門店仍布局在新建樓盤周邊,與市場需求嚴重錯配,最終在存量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對于消費者而言,行業洗牌并非壞事。淘汰低效、失信企業,最終將推動服務品質的整體提升。而對企業來說,陣痛期也是轉型期,能否在洗牌中找準定位、完善服務及產品,決定著能否抓住下一輪行業增長的機遇。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com。